关于国学、易学和玄学,我们有时很难区分,常处于“百姓日常而不知” 或“随意统而呼之” 混淆中感觉着理解,今天我们就跟随九戒堂国学文化院创始人、诸夏周易文化研究院山东潍坊分院院长九戒老师领略国学之美,易学之奥,玄学之奇。
九戒老师认为:关于国学的具体定义,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广义国学是指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狭义国学则是指中国古代学说,其代表是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等。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自“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易学属于在天人相应的学术思想指导下研究万事万物运行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学问。源于《易经》之学,简称易学。是古人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它起始于筮占但高于筮占。《易经》中记录了很多上古的古代历史事件,因此易经本于实践。《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最系统、最厚重的典籍,是中国乃至世界人文文化的基础。易学分为道家易与儒家易、筮术易,易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分成易理易学、象数易学、数理易学、纳音易学几大类。易学的主要奠基人为伏羲、舜帝、周文王、老子与孔子。自春秋以来,中国学术总于易学一体,由伏羲氏画卦到老子出关后之时,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其后秦始皇焚书,易以卜筮之书独存,然易学至此盛极而衰。
玄学又称新道家,指的是魏晋时期到宋朝中叶之间出现的一种以《老子》为研究核心的哲学思潮。玄学即“玄远之学”,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它以“祖述老庄”立论,把《老子》、《庄子》、《周易》称作“三玄”。道家玄学也是除了儒学外唯一被定为官学的学问。玄学所探讨的中心问题尽管仍可归结为天人关系问题,玄学的出现大大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玄学家又大多是当时的名士。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它是在汉代儒学(经学)衰落的基础上,是由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而来的。
九戒老师,易名:水泉居士。哈师大中文系毕业,祖籍山东泰安。 父亲为盲派八字学第五代传人。在严父的指导熏陶下,16岁即步入易坛。后来又师从于刘永发教授(哈师大中文系教授,黑龙江省易经学会理事)。专攻学习李虚中子平八字学,王洪绪卜筮正宗六爻学,四明山人之地理学、一壑居士之阳宅大全堪舆学,台湾高明仁命名学,华南邵派风水学,古代面相学等学科。对《渊海子平》、《三命通会》、《断易玄机》、《麻衣神相》、《卜筮正宗》、《命名学》、《地理四弹子》、《地理直指原真》、《阳宅大全》(均为家藏珍本)等书籍有独到的见解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