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化 > 正文

王信浦老师: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2023-04-26 13:35:30
0

编者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以期充分发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握其基本特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王信浦

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伟大事业的构想,这为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明确了目标和方向。

1、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围绕破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既接续千年乡村文脉,又创造符合新农村、新农民特点的文化,着力满足乡村群众品质更高、样式更丰富的文化生活需求,加快缩小乡村与城市文化内容、共享方式、参与途径等方面的差距,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一体化,以文化的繁荣兴盛来推动乡村振兴。

2、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路径。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对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了四项具体任务,主要内容有:

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有效方式,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二是立足乡村文明,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三是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资源要重点向乡村倾斜,提供更多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四是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以上四个方面构成了乡风文明、乡村美丽。长期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个体发展、群体维系以及乡村治理中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今天,我们要在传承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使乡村文明与乡村富裕相适应。

二、非遗保护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主动融入发展的大格局,提供了文化资源大共享,取得了美丽非遗大发展,非遗保护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发挥其独特作用: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广大农村延续了文脉。农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母体”,大量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俗节日等大多诞生于农村、流传于乡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脉的精华,已成为乡村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为广大农村延续了文化脉络,使人民群众找到了文化认同,凝聚了乡土情怀,增强了文化自信。

2、乡村非遗品牌活动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丰富精神食粮。我们要以为民、惠民、乐民为目标,实施传统戏剧保护“五个百”建设和“千名弟子共传承、万场大戏送乡亲”的“百千万”工程,推动传统表演艺术传下去、活起来,成为村民在农村文化礼堂的重要文化大餐。

3、乡村传统文化载体建设为农村发展拓展了空间。我们以创设传统文化载体为切入口,致力“农村美、农民富”,积极主动作为。使民俗节日活动正走向复兴。与此同时,一批古村落、古建筑、古桥梁营造技艺项目和民间工艺项目列入了国家级、省级非遗保护名录,有效保存了乡村历史记忆和环境风貌,文化资源也转化为旅游资源、产业资源,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全省众多的农村文化礼堂和非遗(展示)馆,在传播地方文化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4、以非遗为要素的产业发展为群众致富提供了渠道。乡村文化振兴与产业振兴紧密关联,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有效推动乡村产业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改善民生的有机结合,将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效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5、新时代非遗保护应为乡村振兴作出新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城乡发展中发挥着塑魂、兴业、育人、添乐、扬名等重要功能,也必将在共谋“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

三、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就是通过人文互动,促进实践、体验、研学、旅游,进而选择环境,优化人居,体现农耕文明,庚续华夏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更好地促进经济互动,让乡村面貌活起来,让中国智慧生生不息。

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起来的智慧和理性思辨,是我国的独特优势和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乡村振兴的社会文化根基和崇德向善乡风的源头活水。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伴随村庄撤并、旧村改造、农民进城潮,原有的村落社会共同体开始瓦解或呈现衰弱凋敝状态。由于社会联结机制解体或社会中间组织缺失,出现了个体孤独、人际疏离、互动无序、社会失范等“原子化”危机。

传统村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蕴藏着仁者爱人、以人为本、以和为贵、讲信修睦、俭约自守、知行合一等价值恒久的精华,几千年来一直是村落共同体的文化共识,维系着村落的人伦秩序,浸润在村落的空间布局、日常生活、家谱家训、节庆礼俗、村规民约中。传统村落文化中的家族亲情、尊老爱幼、社稷家国等,是社会急剧转型期人心涣散的拯济良方、增进社会团结的“凝结剂”,是社会秩序整合的“软实力”,有利于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振兴筑牢文化认同根基。

四、把脉农民文化诉求的内在期待

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进乡风文明,也要依靠农民。随着农民生活质量日益提升,对文化场所、文化设施、文化活动有更高要求,对乡村治理、人际交往、社会安全等也有更多期待。这就要精准把脉农民内生文化诉求,不是想当然地“我想给你什么”,而是深入调研农民“想要什么”,再思考“能给什么”。要探索传统文化如何传承才能唤起心底涟漪,才能激活生命力。

把脉农民文化诉求,要以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使农民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体验价值与文化乐趣,充分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只有强化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找准需求、有效供给,才能获得共鸣、增进认同,精准弥补文化短板。同时,要唤醒农民的角色意识、自主意识、文化自觉,让农民认识到乡村振兴是满足美好生活需要、建设美好家园的必由之路,增进乡村振兴的认同度、归属感、责任感。这样,农民才能减少各种内外阻抗,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积极创造,让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有坚实的社会心理基础和群众基础。

五、加强传统历史文化村落的活态保护

要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就要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注重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特别要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不搞层层加码,杜绝“形象工程”。传统村落是一个靠血缘、地缘、业缘维系的熟人社会,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单位”,在城市化一路高歌猛进中,依然是许多农民聚族而居之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定义了“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传统村落的主要特征有:建村年代久远,文化积淀深厚;村落格局肌理保存较完整,历史传统建筑较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良好,有较高保护价值,有村落活态传承的开发保护基础条件。传统村落中,徽派白墙黛瓦的建筑群落、晋派秦砖汉瓦的农家宅院、陕派依坡而建的传统窑洞,都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传统村落里的民宅、宗祠、戏台、园林、寺庙、古塔、碑石,都是传统文化的留存印记、存在载体、生存空间。要以抢救保护乡村历史文化遗存、原真保留文化遗产的环境空间、延续淳朴民俗、复制生活场景、传承优秀家风家训等方式,延续载述历史,传承乡村文化的根脉,使其能活在当下、存续发展,先“活下来”,再努力“活得更好”,让传统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厚重底色。

传统村落活态保护,要甄别村落类型,不搞统一模式。传统村落星罗棋布,类型繁多,要全面审视、权衡甄别村落类型。传统村落可细分为三大类型:一类是古建筑多、保存较完好的古村落;一类是在选址格局上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精髓的历史文化型村落;还有一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传统村落。在传承保护中,还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村落的人口和区位、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村落空间格局和古建筑保存现状、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民风民俗等现实基础,以及未来发展的定位,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

六、促进优秀传统村落文化的活化发展

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扎根于农耕文化土壤中,村落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文化。但是,较长一个时期,农村社会受到来自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合力冲击,在某种程度上,农民原有的身份认同、价值判断、道德伦常、关系网络等都面临着重构。伴随着大量传统历史文化村落的消失,村落文化失去村落共同体的承载,让人们处于一种“无根”状态,只能在光怪陆离、支离破碎下寻找悠远的文化记忆,体验传统村落文化留下的昔日温情。但这种状况需要改变,基层政府和民间组织要在传统文化的“活化发展”上有所作为。

活化发展是传统村落文化最有效的保护方式、最好的打开方式。这就要求重视乡村农耕文化的修复、传承与保护,让传统村落文化在现代文明体系中得以复兴和重建。“活化”代表着唤醒和激发。保护传承、发展创新,就是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不断赋予时代内涵,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时代精神,丰富文化表现形式,焕发精气神,提升文化自信,增强传统村落文化凝聚人心、涵养情感的作用。活化发展就是让传统文化真实地活在村民生活世界里,让传统村落文化在流传中传承、在展示中保护、在开发中发展、在活动中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使之转变为有特定活性的新文化形式。根据村落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开展传统经典诵读、祠堂祭祖、清明踏青、敬老孝道文化活动;改造古街巷为乡村博物馆,开发汉服和唐装展览、养生保健、民俗娱乐、休闲农庄、乡村民宿、创意农业等经济文化并重的个性化产业。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受众,推进分众化设计,增强亲和力和实效性,让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传承。

“活化发展”不是简单的“回归”和“复旧”,而是根据新时代新需求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唤醒传统之魅,又赋予现代之魂,增强传统文化因子在当下的反应活力,使其变得灵动活泼,更有朝气,更有能量、更有吸引力和影响力。通过活化发展传承保护传统文化资源、创新村落文化,唤醒农民的文化自觉,重建村落文化精神,能增进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增强农村对资源、人才的吸引力,留住乡愁,从而让中华文化获得田野沃土滋养而枝繁叶茂,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厚重底色。

王信浦老师,陕西石泉人。中国专业人才库高级建筑堪舆咨询师、高级易学文化传承师,高级心理咨询师,诸夏周易文化研究院主任,道士。江西三僚曾氏文辿公第38代后裔曾宪柏老先生入室弟子,民间火炬道实战法师,刀卦断暗物质脉派传人。

王信浦老师,自幼随父亲学习中医中草药,十九岁随舅父学习民间红白喜事民俗文化,通灵术,阴阳宅,周易,安葬超度,庙会安神,解灾术,预测术,道教科仪及各种民间玄术。

2002年度执出师后,又遍访名师,随阴坛学习因果承负,养生心理学,建筑堪舆设计;

2008年深受易学界领军人物李顺祥老师的实践学习之恩,成为李顺祥老师的弟子。多次参加秦伦诗老师,李顺祥老师和练力华老师,孙静老师的正规易学堪舆文化面授班学习;

2013年拜师于天师府正一罗字辈,玄武第十四代传人孙罗尚道长门下为徒,学习道家堪舆,养生,周易,道法符咒;

2015年在龙虎山天师府传度;

2009年皈依于全真刘会长道门,

2012年至今,时任石泉道教协会会长,安康市道协会副秘书长;

2015年任国际易学联合会易学应用研究会常务理事,

2016年任国际易学联合会易学应用研究会副秘书长;

2016年在安康市冠巾;

2019年任国际易学联合会易学应用研究会副会长;

2019年任中国鎏铜蚕文化研究院理事,鬼谷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2020年任安康市道协副秘书长兼安康道教志编委。

王信浦老师热衷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思他人之忧,仁爱谦和,助人为乐,知恩图报,热衷爱心公益,多次被政府部门表彰,常年担任多个企业公司及个人顾问,经久的磨砺与实践形成了一套正己化人,趋吉避凶的优秀传统文化体系,由于严谨治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使很多家庭和个人知命而为的走向辉煌,见证了无数阴通阳顺的美好人生。

特别推荐
热点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