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化 > 正文

王信浦老师:论易学思想的健康持续发展

2023-11-30 11:25:06
0

编者按:

易学跨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一是主义理者由传统儒家哲学向现代哲学发展;二是主象数者由传统的互体、爻辰、河图、洛书向科学易或者向应用易发展;三是主考据者由传统的古籍整理向现代考古学发展。了解了现代易学的发展趋势,对于有志于研究《周易》的人们来说就有了全局,有了方向,减少了盲目性,可避免再走前人已经走过并被历史已经证明了的老路。

——王信浦

《易经》对自然界的理解,只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胚胎;《易传》对自然和社会的见解,有一部分像是唯物主义;但由于它用唯心主义的方法形成了一部规律的“代数学”,并宣传它可以“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先天地而弗违”,这实际上是承认有脱离事物而单独存在的规律,因此,《易传》的体系基本上是客观唯心主义的。

然而,《易经》中包含着辩证法的因素,这便是阴阳两个对立物的互相转化和“物极必反”的思想;《易传》大大发展了这种辩证法,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在变动之中,事物自身包含着矛盾的对立面,一个事物就是对立面的统一;还初步认识到矛盾的双方有一个居于主要地位,并起决定作用,另一个则居次要地位,是被动的。

《易传》还初步认识到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规律,但对否定之否定规律尚未认识,它所讲的变动只是循环,在对立面的对立中,主要的不是矛盾,而是调和。

《易经》本身的辩证法非常丰富,六十四卦的排列不但体现了矛盾的动态变化,还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规律,体现了一种继续产生的矛盾转化,这样实现着新的否定,实现着不断革命;在阴阳推移中体现了多样性,也反映了矛盾变化的多样性;至于《易传》,并没有大大发展《易经》的辩证法,只是对经文所含的辩证法加以解释说明。李景春还认为,《易经》把万物看作由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种物质构成是了不起的,这不仅含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而且从质上的差别做了区分。

易学属于在天人相应的学术思想指导下研究万事万物运行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问。易学源于《易经》之学,简称易学,是古人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遭遇大变革,思想观念也因之改变,但易学的研究则在清代文献考证、辨伪的惯性下难以自拔而面临着相当大的窘境。表现之一就是在《周易》诠释的体例方面至今还未能有大的突破,从而未能建构出具有当代理论色彩的新易学。因此,如何从当代的维度来研究和运用易学,使之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时至今日仍然能焕发她神秘莫测的光彩是摆在每一位易学研究者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所谓“哲学”,简单地说,应包含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两个方面,也就是用一种特有的方法来把握世界的学问,它包含了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命运的认识。如果我们从哲学的高度加以提练,在微观结构上,我们可以得到易经的世界观;在宏观的框架上,我们可以得到有关“周易”的方法论。

易经世界观主要由三大部份组成,即阴阳对立统一规律、五行生克制化、天人合一。阴阳对立统一规律包含:阴阳对立(对待、对应、对面等)、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换(物极必反)、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五行生克制化包含:生克制化、刑冲合害。天人合一: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宇宙就是由时间与空间的结合交织构成了宇宙体,即一个宠大的时空网络。所以我们只要抓住时空中的任一信息点,就可以部分检索或全息事物的整个信息。

易经是兼论理形及气数。它是同时并重“常”与“变”二体的方法。简而言之,即是以“时”为准之法,就“识时”的角度而言,在认知真实的存在整体时,固然要追究出双体间的因果关系,但其内容不是普遍性、抽象性、恒久性的,而是活动性、变化性、真实性的。

至于依此而相继延伸出来的人事之行止配合之道,则更有应然之用与实然之用的权变法门可为依循。其间“变”为“适”不是常态性。故称易学所影响的中国方法论为非常态预测认知的方法论,这也就是对当代全息理论一个很好的诠释。系辞曰:“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是知,易经之适时法则,有其千变万化的实用指导性,可预测并掌握未来之吉凶。

易经与西方哲学相比,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古代人的思维方式均以朴素的辩证法为主要形式,即强调对立面的转化、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和彼此融合。然而相比之下,古希腊虽然也有类似“中庸”的哲学观点和“大宇宙”与“小宇宙”的思维框架,但远不如中国的易经精神那样古老、自觉和成熟。

从积极的意义上讲,这种易经精神的发扬和光大,造就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古代文明,使儒家和道家的人生哲学至今仍有着深远的影响。从消极的意义上讲,这种易经精神的存在从客观上限制了形式逻辑的发展,使中国的名家学派没有像古希腊那样形成丰富而严整的逻辑学体系。这种影响甚至导致了中国人对于近代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本能的反抗和排斥,即用朴素直觉的“系统论”来抵御近现代科学的“机械论”和“科学论”。

而易学理论中本身就蕴含无处不充满着变通的思想,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一种深刻的“发展、变化”的观念。因此,作为中华民族后代的我们要在“变通”的同时,还强调“变革”,思想解放,实事求是,主动迎合当今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消除上述消极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

全息理论之父是物理学家David Bohm,他认为宇宙在高维系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但在三维空间变成了独立的个体。他在发明全息技术前已对佛教华严经有着非常深的造诣,他的全息理论只是印证了华严经所说的,小世界即是大世界,大世界即是小世界。一世界即是不可说世界,不可说世界即是一世界。不可说世界入一世界,一世界入不可说世界。宇宙本身就是个不可分割的且圆融无碍的全息系统。

(一)易经的全息系统

易经把天地人当做互相依存变化的全息系统。仰观于天,俯察于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加上河图的天文方位,洛书的空间平衡,构建了一个无所不包的宇宙图像,这个宇宙图像是透过多种变化来完成它。这个完整的宇宙图像就是一个全息系统,为了理解的方便,把它用二分法来理解时就是阴阳两仪,把它用三分法理解时就是天地人三才,把它用五分法理解时就是金木水火土的五行,把它用八分法理解时就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的八卦,把它用九分法来理解时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的九宫之术。阴阳是以气的升沉为主,三才是以才为主,五行是以气的生克制化为主,八卦是以体位主,九宫是以用为主,八卦以用六、用九,九为数之极;各有它们特殊的作用。

(二)易经的空间维度

目前,科学家普遍认为宇宙是十一度空间,而人所能理解的只到三至四度空间,很难进入五度空间以上,那么易经到底是研究几度空间?易经的空间是第几度空间,目前尚无明确的答案,但它所代表的全息系统却是目前地球上最完整的全息系统,它把理气数象当做一个整体来处理。

因为气包含了多度空间,气在物理学上就是场,有磁场,力场等,如以六爻变动的情况来看,易经所讨论的空间应超越六度空间,可达九度以上空间,所以它才能知来者逆。

熟读历史的人,活在四度空间,昆虫活在二度空间,一般人活在三至四度空间,时空隧道是五度空间以上,易经牵涉到阴阳鬼神莫测之术,可以达到六度以上空间,七度以上空间已超越思考的范围,是人类很难进入的领域。菩萨是活在七度空间以上,佛也在七度空间以上,所以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世间法的上限是六度空间,出世间法才能进入七度空间以上,才能跳出轮回。最高级的十一度空间,整个宇宙是个一,是一个和谐的状态,也是高级的全息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

易学的科学应用。作为前科学的《周易》及其历史延续的易学,只要能厘清易学与当代自然科学的关系,并与之相结合,共同着眼于科学的未来,就能随着自然科学的当代化发展重新获得其生命力,不再是仅能供人欣赏的历史陈迹。人类知识发展的最奇妙之处就在于它的复归性。在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今天,通过全息论的方法,深入挖掘易学中“究天人之际”的精神和那种理性与价值合一的生态观,对于解决当代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危机,确实能以其历史的遗惠为未来科学的发展提供启迪。

(一)心物同一的宇宙观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心物同一的宇宙观,主张天地人的和谐思想,是易经的精髓。当代的全息理论与易经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心物同一的宇宙观不谋而合。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极其睿智地讲道:“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的宇宙观是彻底的唯物论的一元论。一元论的物质的本质,应是客观实在。本质是性,是“真无”,宇宙自然万事万物都是从无生有而来。唯有物质的客观实在的本原、本质、本体、本性、本真、本然是“性即真无”,“真无”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先宇宙自然万物而客观存在的联系,即易经的“阴与阳”之性,才能科学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起源。这正是易经“大象无形”的宇宙观。

易经是自然神化的物质一元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心物同一的宇宙观。太极是天体日月运行的术语,其哲学意义是随中国哲学的发展而赋予的。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的宇宙生成变化观,同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是双峰并峙。无极当是“真无即性”,即宇宙的本原、本质、本体、本性、本真、本然,是哲学的范畴;进而发展到太极:看不见摸不着的有真有信的“玄”;进而发展到道生一即有形事物,混沌的宇宙;进而又到两仪即事物展示的阴阳,天地,日月;进而二生三即事物无形的新生中间环节,中间环节生机勃勃,有形的天地人,人万物之灵;进而三生万物即天地氤氲,男女媾精,日月运行,四时序成,万物化生,从而宇宙实现从无到有,生成大千世界。

六十四卦就是在自然神化物质一元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心物同一的宇宙观的指导下,建立的六十四个基本的象、数模型。因而易经象数占卜系统,是另一种挖掘语言,以象释宇宙人事,以象尽意,易经字由象生,意从象出。如今的仿真模拟系统,似乎是一脉相承。易经是中国古人创造的信息系统科学,创造的计量技术哲学,创造的预测应用科学,中国人常讲的定数,天数,是中国人对易经的应用的最高境界,它创造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量化经典。如果我们朝易经开创的应用技术方向上迅跑,易经象数体系自身将更加完备切用,那么我们的自然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将更加紧密、更加繁荣。

(二)科学治易的抉择

“以科学治易学”属于易学的范畴,而“以易学治科学”属于科学的范畴。中国古代“科学”巨匠少有纯科学家,中国少有专门的科学著作,传统科学是整合在中国整体文化之中的。当今被视为科学的论著,除工艺、医药、历算、博物外,大都作为辅助部分散在某些人文著作中。易学与科学的交迭也反映着中国科学传统的这种基本状况。

正是因为如此,想要区分古人究竟是以“科学治易学”还是“以易学治科学”时,也就比较困难。如果只以作者身份或者其著作整体的性质作区分的标志,大多属于“以科学治易学”,难得找到几位“以易学治科学”者。但是,如果我们从他们谈论的问题本身之性质以及他们发议论的直接目的分析,也会找到一些著作家在“以易学治科学”。

无论是“以科学治易学”还是“以易学治科学”都曾被攻驳为“牵强附会”。例如,天文学家刘歆和张遂把易学卦气说引为历法理论基础的尝试,数学家秦九韶发现《周易》筮法的一次同余式结构而著“蓍卦发微”都曾被视为附会。

“以科学治易学”作易学研究的一种方式,它可以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创新对易学经传的理解,从而使易学得以发展。卦气说发展出象数学传统就是一例。莱布尼茨对易卦序的二进制解释,无疑使得这最古老的经典与当代科学衔接起来。“以科学治易学”是保存和发展易学的一种最好的方式,因为科学文化已经成为当今文化中的最先进的部分。

当然,它不是唯一的研究方式。易学研究还可以采取其他视角,如哲学的、训古的、社会学的、文学的、历史的等等。不同的易学研究不必相互排斥。

(三)易经灵活运用

要运用好易经的全息理论,除了对易经十分熟悉以外,还要有非常丰富的知识量和逻辑推理能力。当然,如果易经象、数之学不得真传,数理逻辑不严密,知识量再丰富,也无法精确地推演宇宙及历史的大变化。

宋朝邵康节住在洛阳,附近有座桥叫天津桥,有一天桥上飞来了杜鹃鸟,一般人看了杜鹃鸟只会当做一种自然现象,不会进一步据此预测未来,那是因为一般人的知识量不够,不晓得杜鹃鸟是南方的鸟,不应飞到北方来。邵康节看到了杜鹃鸟飞到洛阳,马上跟身边的朋友说,南方的人将出来主政,天下从此骚乱矣!

后来第二年,王安石果真当宰相,进行激烈的变法,造成天下动荡不安。这位朋友听了邵康节的预测,就问他为什么?邵康节回答,南方的鸟北飞,是因为地气北移,地气北移之后南人北进,而南方人性急,主政之后为政会操之过急,天下难免动荡不安。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知识量不够的人无法从杜鹃鸟北飞推演出地气北移,也无法推演出地气北移会造成人才北移,而南方人性急也是知识量之一,不知南人性急,无法推演后来的变法会操之过急。

邵康节一生酷爱读书,几乎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才有那么丰富的知识量来完成《皇极经世》这一历史巨著。当然在逻辑结构方面,邵康节因为得到易数精华,才有办法进行精密的历史大推演。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促使中国历史不断进步的理论之一。于易学本身而言,这一理论也同样适用。只要我们在思想观念上牢固树立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宇宙观,加大自身的知识储备,注重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把“以科学治易学”作为易学研究的一种方式,随着诸如全息理论等一系列自然科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来创新对易学经传的诠释,必将使易学得以很好地传承和发展,使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构筑实现中国梦过程中闪烁出无比灿烂的光芒!

王信浦老师,陕西人,高级心理咨询师,诸夏周易文化研究院主任,国际易学联合会易学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江西三僚杨公堪與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石泉道教协会会长。

特别推荐
热点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