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三曜道长讲解五行

2020-03-06 22:06:34
0

五行:金木水火土. 现在小学生一年级的课本第一课, 第一篇课文,就是, 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 , 天地分上下, 日月照今古

可见五行学说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 开始进入了学生的课本.

纵观古书中, 左传, 公羊,春秋, 等等史书中有关皇帝对国事及战事的占卜, 多数都还是用卦辞来解释结果. 并没有金木水火土的概念.

易经全书中也没有提过五行的概念, 只有<尚书>的<洪范篇>里略微的提了一点点, 但是却没有详说.


而且用处也不是后世所理解的那样. 再加上关于<尚书>是真书还是后人伪作, 一直以来历史上都争论不休, 尚无定论. 关于尚书的流传和曲折历史, 有兴趣的可以百度搜一下, 这里不做详述. 也是一个非常曲折的故事, 甚至还和当时非常著名的蔡文姬有关.


就是被胡人掠去, 曹操花大力气赎回来 ,还做了<胡笳十八拍>的那个蔡文姬


《易经·系传》中说到"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我们先要认识另一个东西,才能对这句话有更深入一层的认识与了解。以《易经》来说,站在中国学术发展史的立场看,五行和《易经》根本没有关系。可是现在要了解《易经》的法则,在占卜方面,则有其密切的关系。占卜等数术方面的体系,就是用卦、五行、于支配合起来,去做推算

关于五行,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非常著名, 叫邹衍, 是著名的阴阳家.


这个人学问非常好,在当时他比孟子以及诸子百家的威风都大得多,你看孟子到齐国去见梁惠王的情形,真是可怜得很。"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梁惠王对孟子那股神气,一点也看不起孟子,开口就说:"老头!你来找我干吗?"就是这个味道。

可是邹衍一到齐国或其他国家,场面便大不相同了,国家的大员,乃至国君,无不亲自招待,等于现在国际知名的大科学家,到了任何一个国家,都受到盛大的欢迎一样。


邹衍周游列国的时候, 也是带了一群的学生. 和孔子一样带着一群人. 但是受到的待遇就截然不同了. 孔子活着的时候远不如现在这么受尊敬 ,有时候饭都吃不上. 很可怜.


而邹衍每到一个国家则是吃不完的宴会,可见他在当时的影响有多大。邹衍是道家、阴阳家,他到底在各国讲了些什么?我们不知道,因为历史上找不出证据。但是他留下了一点东西,他当时就说天下有九洲,中国是九洲的一洲为神洲。他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绝不可能坐飞机环绕地球一周看见的。现在我们才知道地球有九大洲,而他当时就知道了,所以他的思想学说,当时震动了各国,以科学的理论,指导了政治的原则。我们假使看思想史的发展,这些地方不要忽略了。但是在当时历史上,也找不出讲五行的资料。再退回来看,近年发现的甲骨文上,也没有五行的名词。

在上古时代,文字、语言还没有统一,不像秦汉以后的国家,当时每一地区、每一民族,有他自己的文化。如长江以南,楚国有楚国的文化,孔子的文化,继承了鲁国文化的系统;道家文化是继承了齐国文化的系统。那么阴阳五行的文化,可以说比《易经》的文化,亦即中原文化还要更古老一点,可能是黄河下游,北京、河北这一带的文化,如黄帝、伏羲这一时代的文化一样。所以研究上古的文化思想史,是一个很大很艰难的工作。几千年来,历代学者作了那么多分类的努力,乃至现代也有人研究了半辈子,还是搞不清楚。这是我个人的看法,这看法也不一定对,仅供作参考而已。假使没有弄清楚这个观念,而把中国上古传统文化乱扯一阵,那就牵涉太大了。


五行是把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总结成为五种概括性的形态. 而非绝对的金子或木头如果说到金,就认为是黄金, 那就是太片面了.


首先,是这个行字. 行在这里代表的不是行走的意思, 是我们所说的"能量", 或者"动能". 五种不同的能量. 用五种符号表示出来.


这个"能量"有五种,以金、木、水、火、土作代表。也和卦一样,是种传统符号,不要看得太严重了。所谓"金"并不是黄金,"水"亦并不是和杯中喝的水一样,千万不要看成了五行就是五种物质。


许多人看八字的时候,先生和你说, 你是金命,五行缺水. 于是便每天带很多金首饰金戒指, 没事多喝水. 这是很粗浅的一种理解. 每个人都是肉长的, 怎么就成了金和水了? 只是说把人的性格和心态及各种运势的总和,用一个字来概括. 便成了金命或者木命又比如说, 北方属水, 南方属火. 为什么这么说, 难道北方的江河多一些吗? 其实并不是. 因为北方离太阳较远, 非常的寒冷. 是以用水来代替这个方位的大的能量而南方因为离太阳较近, 所以要热得多. 所以用火来代替.北方这时候已经是零下几十度,冰天雪地, 而海南那边则是短袖,暖和的很. 这就是用水和火来代表南方和北方的原因. 而不是南边喜欢着火.东方属木,因为太阳从东方升起,代表春天.所以属木. 同时东方的人, 比如江浙一代,多出文学大家和江南美女, 因为木主秀丽,西方属金, 因为下午太阳在西方. 代表一年中的秋季. 金主武力,同时又是兑卦,主唱主说. 所以西方人尚武, 动不动就打. 而且唱歌的声音也比别的地方人嗓音高. 像阿宝,王二妮, 包括西方的高音歌唱家等等.这些, 是概括, 概念一定要弄清楚, 不能片面的理解为金就是金属, 木就是木头.


五行可以用来解释地球上的方位,也可以解释人体的器官.

比如五脏,肝心脾肺肾, 对应的木火土金水.

五色, 红白黄绿黑, 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味,酸甜苦辣涩, 五官, 五常 ,五指,等等


现在许多的中医学院的学生,学了四五年, 问他懂不懂五行, 他说这是迷信, 我们学的科学中医. 这个,百分百就是庸医.


打个比方, 人体内的五脏, 肝心脾肺肾, 是相生的顺序. 而病变的过程,是一个逆序往上的过程.


比如人得了胃癌, 把胃切掉以后, 病很快就会到肝. 因为肝木克脾土, 没有了克的,便会出现不平衡.

肝得了病切掉了, 很快会到肺. 因为肺金克肝木. 肺出现了问题不处理. 便很快会到心包. 因为心火克肺金.


所以病一旦到肺 ,就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为什么肺炎致命,便是这个道理


像现在这种传播性肺炎, 为什么致命快,时间短, 便是这个道理. 心包一旦病变,就无力回天.即使治好了,也会有很多后遗症. 像03年的非典型性肺炎, 许多治愈的人, 仍旧有许多的后遗症, 股骨头坏死,纤维化,等等. 皆是因为已经病入了心包.

所以现在的许多人得了癌, 第一时间是放化疗, 实在不行就切掉. 切掉以后当时看各方面正常, 但是要不了一年半载, 新的病情又出现了. 顺序一定是这个,胃至肝,肝到肺,肺到心, 到心就完事了

五行的相生相克, 顺序: 金生水, 水生木,木生火, 火生土 ,土 生金

相克则是: 木克土 ,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金,凡是坚固、凝固的都是金,上古时不是现代的科学分类,当时对于物质世界中有坚固性能的,以金字作代表。

木,代表了树木,代表了草,代表了生命中生的功能和根源。草木被砍掉以后,只要留根,第二年又生长起来。白居易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就是木的功能,生长力特别大也特别快,木就代表了生发的生命功能。

水,代表了流动性,周流不息的作用。


火,代表了热能。


土,代表了地球的本身。


所以称它们为五行,是因为这五种东西,互相在变化,这个物质世界的这五种物理,互相在影响,变化得很厉害,这种变化,就叫生、克。


说到生、克,我们研究《易经》,都知道综卦。综卦就是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都有正反两个力量:有生,有克。生克是阴阳方面的说法,在学术思想上,则为祸福相倚,正与反,是与非,成与败,利与害,善与恶,一切都是相对的,互相生克。如姜太公流传下来的道家经典《阴符经》里面说"恩生于害"这句话,举例来说,像父亲打儿子,儿子挨打很痛,这是"害",但目的在把孩子教育成人,这就是"恩生于害"。领导人对部下亦是如此。这句话的意义很深。


中国乡下人有句老话,送人一斗是恩人,送人一担是仇人。帮朋友的忙,正在他困难中救济一下,他永远感激,但帮助太多了,他永不满足。往往对好朋友,自己付出了很大的恩惠,而结果反对自己的,正是那些得过你的恩惠的人,所以做领导的人,对这点特别要注意。一个人的失败,往往失败在最信任、最亲近的人身上。历史上这种例子很多。这种人并不一定是存心害对他有恩的人,像拿破仑在两个人的心目中,被认为他不配当英雄,一是他自己的太太,一个是他的一个老朋友,因为太亲近,相处太久了,就有不同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会做出一些有害的事来。这都是恩与害,往往互为因果的关系,所以"恩生于害"这句话很重要。

历史朝代的兴衰更替 , 也和五行有关.

唐朝属土 , 因此唐僧每次说的都是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 土能长养四方, 因此唐朝最兴盛. 现在国外中国人聚集的地方, 还叫唐人街.

唐朝之后, 打了很多年, 最后统一的是宋朝. 宋字属木,因为木克土 . 所以才能取代唐宋以后, 被元朝铁木真代替. 元朝开始叫大金. 金克木


元朝被朱元璋取代, 因为朱为红色,属火. 火克金. 所以刘伯温这样的人一看造反的几个人,就知道谁能得天下. 便是此意


明朝被清朝取代, 因为清字属水, 水克火. 据说努尔哈赤之前, 国名亦叫大金.奈何怎么也入不了关. 后来有一次他的一匹最心爱的马叫清儿的战死了,为了纪念这匹马, 改号为大清. 这一改, 才最终把袁崇焕扳倒, 进了关. 焕字也属火, 打了好多年也打不过清朝中期 , 中兴名臣, 曾国藩, 李鸿章, 皆是带水之人.做洋务运动, 所以才能中兴.奈何孙中山一出, 山字为土 ,克了清, 灭了清朝孙中山,蒋介石,皆是属土 . 奈何遇上了毛泽东. 东字属木, 克土这个, 用五行学说来解释历史朝代的更替, 亦是五行家的一种理论. 诸位可以姑且听之,权当一乐. 不必较真。

特别推荐
热点要闻